2019年这个暑假,在未来冬奥运的举办地张家口,来自清华大学的于歆杰、朱桂萍教授给为大家带来了针对电路原理课程的创新授课模式和方法——基于雨课堂×雷实验的混合式教学。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教学组自2013年秋季学期起开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并于2016年春季学期率先完整应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随之在2017年落地了全国首个基于雨课堂的智慧实验产品“雷实验”。
随着AI时代的到来,雨课堂×雷实验的智慧教学方式在探索一种普适的方法,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够利用优质的资源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质量。
于歆杰教授结合“雨课堂”互动模式,就教学内容选择、备课方法、学生任务安排和课堂互动等进行系统介绍和案例分析。
于歆杰教授做基于雨课堂的教学设计经验分享和案例分享
朱桂萍教授带领参加培训的老师分组进行授课展示,各组之间相互讨论,并详细介绍基于雨课堂的智慧实验(雷实验)模式,在实际实验设备上进行练习,掌握智慧实验的全部操作流程。
朱桂萍教授深度讲解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小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朱桂萍教授介绍基于雷实验的全新智慧实验硬件平台A+D Lab。
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实际动手进行智慧实验的全部流程操作,并完成朱桂萍教授所布置的一个实验练习。
参培老师正在完成实验
参培老师正在调试设备
雨课堂×雷实验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助力电路原理教改之路,同样助力“新工科新理念”的创新实践与落地。愿我们与(雨)更多的高校老师一起“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