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拟在“智慧校园”、“信息化2.0建设”、“互联网+智慧仪器与测量”、“雨课堂智慧课堂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理工MOOC配套内容建设”等方向与高校紧密合作,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
一、建设目标
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下,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包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师资培训五大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与高校共同开发面向“新时代”与时俱进课程对应的课程或课程体系配套资源(课件、实验指导书、典型实验程序及实验对象等)。可包括:校企共建“翻转课堂”联合课程或配套实验项目,建设“慕课”,“资源开放课”,“视频微课”, 开发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配套课件,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教材或教学演示软硬件系统。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主要面向“互联网+”智慧教学及实验融合的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改造升级传统电类基础及电类专业实验室,实现 “二维码”+微信+智慧实践模式。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合作建设符合互联网+新工科时代需求的各类联合实验室(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双创实践基地等),引入国际先进实践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优化实践体系,丰富实践环节培养方案,拉近产学距离,提升育人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通过合作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拟在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应用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与合作高校一起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入活力。
师资培训项目将开展课程研讨、技术培训和突出贡献奖励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协助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
二、项目内容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与高校共同开发面向“新时代”与时俱进课程对应的课程或课程体系配套资源(课件、实验指导书、典型实验程序及实验对象等)。
拟设立20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备专职高级职称工程师全程支持
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课程建设成果需形成总结报告(Word形式不少于5000字或PPT形式不少于20页)
课程名称举例:
“电路”—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电路平台
“模拟电子技术”—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模电平台
“数字电子技术”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数电平台
“信号与系统”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信号处理平台
“自控原理”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自动控制平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传感器平台
“FPGA”—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FPGA平台
“嵌入式系统”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嵌入式平台
“开源虚拟仪器”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开源虚拟仪器平台
各类“创新创业课程”等 — 基于 “雨课堂×雷实验”开放创新创业平台
教学内容改革项目成功案例参考:
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下, 时代行云科技 联手“学堂在线-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助力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朱桂萍老师共同建设的全国首个智慧教学+实验课程示范点于2017年教师节落地:
【腾讯新闻】
清华大学与时代行云科技合作的全球首个基于雨课堂的智慧实验工具——“雷实验”发布
http://edu.qq.com/a/20170910/023801.htm
2.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要求, 时代行云科技致力于和各大高校设立“产学合作新工科建设项目”紧密合作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作。
拟设立10个“新工科”建设项目
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
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合作探索的课题可重点围绕教育部发布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的课题展开,例如:
(1)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2)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3)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4)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5)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6)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7)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8)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9)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清华控股新闻】
“时代行云科技”携手“学堂在线”打造全球首个基于雨课堂的硬件实验智慧教学解决方案“雷实验”,助力“互联网+”新工科新理念落地:
https://www.thholding.com.cn/news/show/contentid/1060.html
3.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通过合作建设符合互联网+新工科时代需求的各类联合实验室(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双创实践基地等),引入国际先进实践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优化实践体系,丰富实践环节培养方案,拉近产学距离,提升育人质量。
拟设立2个“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每个项目提供20万元软硬件设备组合,同时配备专职高级职称工程师全程支持
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项目成果需形成总结报告(Word形式不少于5000字或PPT形式不少于20页)
举例:雨课堂微信云服务电工电子实验室,微信云互连物联网实验室,微信云互连智能传感器实验室,微信云互连智能信息通信实验室等等。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历史案例参考】
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批2018年全国首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佳:
https://mp.weixin.qq.com/s/hWRcdwxk8AIU7XvtCazcCw
4.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通过合作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拟在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应用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与合作高校一起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入活力。
拟立2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备专职高级职称工程师全程支持
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项目成果需形成总结报告(Word形式不少于5000字或PPT形式不少于20页)
5.师资培训项目
结合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大城市与高校合作建立的产学合作示范基地,面向青年及资深教师开展新技术师资培训项目。由X-Cloud联合合作伙伴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为高校之间交流搭建桥梁,为工程教育注入活力。
设立5个“产学合作师资培训项目”
每个项目提供2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备专职高级职称工程师全程支持
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
项目成果需形成总结报告(Word形式不少于5000字或PPT形式不少于20页)
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雨课堂+雷实验智慧教学平台入门”
“雨课堂+雷实验电路电子学平台入门”
“雨课堂+雷实验传感器平台入门”
“雨课堂+雷实验自控原理平台入门”
“雨课堂+雷实验虚拟仪器平台入门”
成功完成师资培训的教师将由承办高校与X-Cloud共同为教师颁发培训证书
【产学合作师资培训成功案例参考】
2018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 电子学科组工作会议-雨课堂+雷实验智慧实验免费师资培训:
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80234.htm
三、申报条件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 面向全日制本科类高校开放申报,非本科类院校同样可洽谈其他形式的产学合作;
(2) 申报人要求为教授、副教授、讲师或同等职称的高校专任教师;
(3) 教学内容改革与电路与电子学类课程、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类课程、FPGA原理与应用类课程、传感器信号处理类课程、自动化类课程、嵌入式类课程和虚拟仪器技术课程相关者优先;
(4) 有 “雨课堂×雷实验”软硬件平台使用经验者优先;
(5) 新设课程需要在本校开设出来,如果有将课程推广到外专业甚至外校计划的课程申请者优先。
2.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
(1) 电子信息自动化大类或计算机大类专业优先;面向全日制本科类高校开放申报,非本科类院校同样可洽谈其他形式的产学合作;
(2) 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高校者优先;
(3) 如果有将联合实验室共建成果推广到外专业甚至外校计划的申请者优先;
(4) 申报人要求为实验中心核心成员,或学院/系相关核心负责人;
(5) “微信雨课堂互联网+”、“电工电子基础课”、“传感器类”、“自控原理”、“智能互联物联网”、“虚拟仪器” 等方向的申请优先;
3.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电子信息自动化大类或计算机大类专业优先;面向全日制本科类高校开放申报,非本科类院校同样可洽谈其他形式的产学合作;
(2) 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高校者优先;
(3) 如果有将联合实验室共建成果推广到外专业甚至外校计划的申请者优先;
(4) 申报人要求为实验中心核心成员,或学院/系相关核心负责人;
(5) “微信雨课堂互联网+”、“电工电子基础课”、“传感器类”、“自控原理”、“智能互联物联网”、“虚拟仪器” 等方向的申请优先;
4.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1) 电子信息自动化大类或计算机大类专业优先;
(2) 已成立或拟建立X-Cloud 双创空间/俱乐部的高校优先;
(3) 需要有教师专人负责基地的运行及管理工作;
(4) 申报人要求为双创核心负责教师;
(5) 已开设“雨课堂×雷实验”平台课程者优先;
(6) 所属专业或者学院已获批国家/省/市/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者优先
5.师资培训项目
(1) 电子信息自动化大类或计算机大类专业优先;
(2) 已建有或拟筹建X-Cloud官方培训中心的申请高校/院系优先;
(3) 培训通常需要高性能计算机房用于安装EDA软件,并提供投影设备与后勤保障者优先;
(4) 申请者有未来共同开发师资培训资源者优先;
四、建设要求
1.立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针对“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方向选题的创新点描述总结报告。
(2)对应建设的项目材料:包含理念具体落地实施情况、结构调整方案、模式落地情况、质量提升情况、体系改革内涵等信息。 给出所选方向的内容即可。
(3)如果牵涉到具体新工科课程或实验改革,则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项目”需要提交的材料。
2. 立项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课程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验、习题描述;
(2)教师授课教案:每章节均提供PPT课件。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3)典型教学案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不少于3个典型教学案例;
(4)习题: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5)课程实验:实验描述及实验步骤;
(6)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如存在小部分敏感不可公开,则也请提前注明)。
3. 立项师资培训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配合时代行云科技高级职称工程师一同完成对兄弟院校教师的现场动手培训课程
(2)配合提供校内培训场地(含投影和电源,且同时接受20人以上培训规模)
(3)与时代行云一起向参与培训教师颁发培训结业证书,且提交产学合作培训word版本报告一份
4.立项实践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提供合作共建的实验数字资源,包含.doc或.ppt形式的文件;
(2)实践建设方案或执行报告,可以以论文形式呈现;
(3)若有源代码,请给出源代码文件;
(4)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对所开发课程成果不拥有任何知识产权。项目支持的所有实践基地相关配套资源均要求在学校自己网站上进行共享并保持更新,即可给其他所有学校免费使用,促进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5. 立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提供创新创业改革课程的配套数字资源,包含.doc或.ppt形式的文件;
(2)双创课程建设方案或执行报告,可以以论文形式呈现;
(3)若有源代码,请给出源代码文件;
(4)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对所开发课程成果不拥有任何知识产权。项目支持的所有课程资源均要求在学校自己网站上进行共享并保持更新,即可给其他所有学校免费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五、支持办法
拟支持10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建设项目、20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5项师资培训项目(包含“互联网+智慧仪器与测量”、“雨课堂智慧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三个方向)、2项实践条件建设项目和2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建设周期均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1.经费:
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拟资助入选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
拟资助入选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项目”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
拟资助入选的“师资培训项目”每个项目提供2万元的资金支持。
拟资助入选的“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每个项目提供20万元的软硬件设备组合。
拟资助入选的“创新创业改革项目”每个项目提供5万元的资金支持。
2.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将为立项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配备专职高级职称工程师全程支持。在项目开展的一年期内,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3.在项目结束之际,进行项目评审。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将公开共享建设成果开放给更多兄弟院校。
六、申请办法
1.申报者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http://cxhz.hep.com.cn)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并下载《2020年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进行填写。
2.项目申报人须在平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上传至平台。若有任何疑问,请与企业项目负责人联系。企业项目负责人:孙学伟,电话:15510597311,邮箱:xuewei.sun@x-cloud.cc。
3.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将于项目申报结束后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并及时公示入选项目名单。
4.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将与项目申报负责人所在高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1年,所有工作应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约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到期后,项目负责人通过项目平台提交结题报告及项目成果,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2020年第二批 - 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docx